云间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笔趣阁www.xbqg5200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马匹、粮饷,支持朝廷打好、打赢对瓦剌的这一仗。”杨士奇说道。
永乐皇帝点了点头。
“兵器、粮饷都够了,如果不深入漠北,恐怕也打不痛瓦剌人,那么这些物资能供应得上吗?”
“可以供应得上。”永乐皇帝说道。
“可以供应多久?”高希追问。
“这...”永乐皇帝被问住了,这也是长驱直入漠北作战最大的问题。
深入沙漠作战,明军是禁不住长时间耗下去的,最好尽快与瓦剌人主力决战,一举歼灭其有生力量。
可是,鞑靼部也好,瓦剌部也好,他们都不笨,“打不过就逃”就是他们的策略。
历史上,永乐帝第三次北征时,鞑靼部阿鲁台得知明朝大军来了,吓得屁滚尿流,连夜带兵逃走,就是不与明军对阵。永乐皇帝只能回师,耗不起。
“北宋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中有云,‘余尝计之,人负米六斗,卒自携五日干粮,人饷一卒,一去可十八日。米六斗,人食日二升。二人食之,十八日尽。若计复回,只可进九日。’照此推算,若我大明发兵十万,则需要征调民夫十万,且至少在九日内就要对瓦剌取得决定性胜利。事实上,到实际打仗时,民夫的征用肯定远高于这个推算,且是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,谁也说不准!”
高希引用的《梦溪笔谈》中的这段话是说:如果每个保障后勤的民夫可以背六斗米,一个士兵自己可以带够五天的干粮,以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、一人一天吃二升米来计算,可以保障十八天。如